公司新聞
當前位置:首頁 >新聞資訊>公司新聞
氧化鍶在釉料中的作用機理與應用平衡
發布時間:2025-07-29
氧化鍶(SrO)在釉料體系中屬于堿土金屬助熔劑,其離子半徑(1.18?)介于鈣離子(1.00?)與鋇離子(1.35?)之間。這種獨特的尺寸使其具備雙重特性:
● 晶格活化能力:Sr2?可部分取代硅酸鹽網絡中的Si??,降低釉層熔融溫度(約900℃起效),但助熔強度弱于鈉、鉀等堿金屬氧化物,需與強助熔劑(如硼砂)協同使用。
● 結構穩定作用:高溫下Sr2?填充于硅氧四面體間隙,形成[SrO?]八面體,增強釉層機械強度,莫氏硬度提升約0.5-1級。
科學本質:氧化鍶通過降低熔體黏度(約15%-20%)和表面張力(約10%),實現“緩釋助熔”效果,避免釉面過度流淌。
氧化鍶對釉料性能的影響呈現劑量依賴性:
1. 低含量區間(SrO<3wt%)
● 增強釉面平整性:減少針孔與氣泡,因SrO促進CO?釋放(分解溫度1340℃),早于碳酸鋇(1450℃),利于熔體澄清。
● 提升抗裂性:熱膨脹系數(CTE)為8.0×10??/K,接近鈣釉(8.0×10??/K),但低于鋇釉(9.5×10??/K),降低坯釉應力失配風險。
1. 高含量區間(SrO>5wt%)
● 亞光結晶效應:過量的Sr2?與SiO?生成偏硅酸鍶(SrSiO?)微晶,形成流淌狀亞光紋理,此現象在慢速冷卻(<30℃/min)時尤為顯著。
● 白度優化:中和鐵雜質顯色,使釉面白度提升2-3度(CIE L*值),因SrCO?原料中鐵含量(<0.1%)普遍低于碳酸鋇(0.3%-0.5%)。
盡管氧化鍶與氧化鋇(BaO)同屬堿土助熔劑,但替代需權衡三重矛盾:
性能維度 |
氧化鍶優勢 |
氧化鋇優勢 |
釉面硬度 |
7.5-8.0(莫氏) |
6.0-6.5(莫氏) |
環保性 |
無毒,符合RoHS標準 |
鋇鹽溶出毒性(限用領域) |
成本效率 |
單噸價格>$850,儲量稀缺 |
單噸價格≈$300,資源豐富 |
流動性控制 |
黏度適中,燒成窗口寬 |
高流動性,易導致流釉缺陷 |
關鍵結論:在高端衛生陶瓷、電子基板釉等場景,氧化鍶的硬度與環保優勢不可替代;而在普通瓷磚釉料中,氧化鋇因成本優勢成為主流選擇。
鍶離子對釉料呈色的影響微弱但不可忽視:
● 紅色系增強:在鐵紅釉中,Sr2?取代Ca2?形成更穩定的SrFeO?結構,色相飽和度提升10%-15%,且不易褐變。
● 藍色系抑制:鈷藍釉中添加SrO>2%時,Co2?的配位數由4向6轉變,導致藍中泛灰(色坐標b*值下降約3)。
● 透明釉中性:對鋯系乳濁釉、錫基白釉的顯色干擾<0.5%,遠低于鋇、鋅等助熔劑。
基于性能-成本博弈,氧化鍶的工業應用需遵循三條路徑:
1. 梯度摻雜策略:
● 在釉料表層0.1-0.3mm區域添加1%-2% SrO,提升耐磨性;底層采用氧化鋇降低綜合成本。
1. 碳酸鍶原位轉化:
● 直接引入碳酸鍶(SrCO?),高溫分解生成活性SrO,避免預制氧化鍶的吸濕問題(SrO+H?O→Sr(OH)?)。
1. 廢料循環利用:
● 從顯像管玻璃廢料(含SrO 8%-12%)中提純鍶,成本較礦石提取降低40%。